集成版
适用需深度自定义流程的企业
场景方案
行业方案
公共服务
企业服务
电子印章是否违法,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要义和技术原理两个维度来深入探讨。
首先,从法律要义上看,电子印章并不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只要电子印章满足法律规定的可靠电子签名的条件,它就能够产生与手写签名或实体印章相同的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包括: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因此,在符合这些条件的前提下,电子印章的使用是完全合法的。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并非所有情形都适用电子印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三条的规定,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这些情况下是不允许使用电子印章的。
接下来,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电子印章是电子签名应用的一种形式,它基于可信密码技术生成身份标识,以电子数据图形表现的印章。电子印章的制作、存储、使用和管理都依赖于先进的密码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确保了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法性。例如,在电子印章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持有人身份信息、印章电子图像信息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唯一对应绑定,存储在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电子介质内。签章的过程则是把印章图像签署在电子文档的相应位置,并应用持有人身份信息、数字证书对电子文档进行数字签名,保证电子文档签章人身份的真实性和文档的完整性。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印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以政府和企业客户为例,许多政府机构和企业都采用了电子印章来提高办公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例如,在福建省政务服务领域,就已经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印章,对公文、证照、协议、凭据、流转单等各类电子文件进行签章。这不仅简化了办事流程,还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同时,在企业领域,许多大型企业也采用了电子印章来管理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通过高级合同管理功能如信息采集、智能归档、智能审查等,实现了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大降低了合同风险和成本。
以e签宝的客户为例,某大型国有企业采用了e签宝的电子印章解决方案后,实现了合同签署的全程电子化。在合同签署过程中,e签宝通过数字证书技术确保了签署人的身份真实性和签署意愿的真实性。同时,通过智能归档功能,将签署后的合同自动分类、存储和管理,方便了后续的查询和审计。此外,通过智能审查功能,还可以对合同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自动审查和风险提示,进一步降低了合同风险。
综上所述,电子印章并不违法,在符合法律要义和技术原理的前提下,电子印章的使用是完全合法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印章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电子签署解决方案。
完善信息立即免费体验!
提交成功!
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Copyright © 2021 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80376号 | 浙ICP备11026113号-4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810号 | 网信算备330108957474201240011号 | 网信算备330108957474201240029号